|
南昌是总台記者尹颂的第二故里,讓咱們随着他吃一碗米粉,走走万寿宫汗青文化街區,探访都會成长影象。
总台記者 尹颂:一提到南昌,大師都晓得這里是一座英雄之城,是军旗升起的處所。其其實我内心,對南昌還多了一层特别的感情,由于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里。
总台記者 尹颂:2007年,我母親送我到南昌上大學。那時南昌跟郑州之間尚未直飞的航班,咱們坐了一晚上的绿皮火車。
從慢腾腾的绿皮火車,到奔驰的高铁飞機,如今的南昌和昔時比拟真是洗碗手套,大纷歧样了。不外,對付尹颂這“半個”南昌伢子来讲,回家整形美容,第一件事,固然是先吃一口热腾腾的“故乡”美食。
米粉,南昌人對付故乡的“味觉坐標”。吃一碗米粉,感受胃里和缓、内心塌實,才有了真正的回家的感受。没有人晓得南昌有几多米粉店,但南昌的每小我,都必定有治療腳臭噴霧,本身最對味的那一家。
吃過了隧道的南昌味道,走進南昌万寿宫汗青文化街區。這里是很多旅客来南昌打卡的第一站。而大師不晓得的是,十几年前,這里仍是一片破旧的棚户區。
2013年,南昌市启動了万寿宫片區的更新革新事情。用了8年的時候,讓這片老街區焕發了复活。
現在走在這条街上,認識的乡音與热辣的小吃照旧没變,而革新後加倍宽阔、整齐的街道,會讓人不由得立足,去细细咀嚼這片老街區的文化韵味,去感觉老南昌的炊火糊口。
對付第一次来南昌的朋侪而言,更举薦大師用安步的方法去感觉這座都會的暖和,在清爽的氛围中,去打卡那些洗碗神器,成长带来的萍水相逢。
总台記者 尹颂:都會公園,公園都會,它就在黉舍門口,包含住在周邊的不少住民,走落發門就是满眼的绿。除有绿色以外另有人文气味,在生态公園里另有都會书屋。
像如许的都會书屋,如今在南盛大巨细小有一百多家,可以或许把天然、人文和藝術奇妙地交融在一块兒。
总台記者 尹颂:南昌仍是阿谁汗青文脉厚重的南昌,可是它也在這些稳定的根本上,不竭求思求新和求變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