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美食地圖論壇

標題: 台灣美食外送App土洋争霸 搶赚225亿“懒人財”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22-11-10 15:35
標題: 台灣美食外送App土洋争霸 搶赚225亿“懒人財”
据台灣《远见》杂志报导,台灣地域餐饮外送進级,如今只要打開手機App訂餐,就可以讓外送員代庖将美食送抵家。不但是外商登台搶攻市場,本土企業也参加疆場,供给多元化辦事,讓消费者轻松填饱肚子。

台灣人的糊口,彷佛越来越离不開“外送雄師”了。

走在路上,仅仅等個红灯,细心看看身旁,可能左侧一台粉赤色的foodpanda(空肚熊猫),右侧是绿色的Uber Eats,後方還停着户户送(Deliveroo)和本土的有没有快送機車。

正中午分,几個同事呼朋引伴,打開手機外送平台App,點了几杯钟爱的珍珠奶茶,20分钟後,沁凉饮料就送到辦公室。

三更12點,饥饿感袭来,以往可能摸摸鼻子洗洗睡,如今外送平台多了宵夜場,不叫點食品,仿佛亏待本身。

連滑個脸书,都逃不外外送军團包抄。有粉丝團po出整排foodpanda機車,齐聚手摇饮店外等待取餐的照片,惹得網友纷繁留言:“這底子車聚吧!”

究竟上,餐饮外送早就不是甚麼新颖事。麦當劳、肯德基、PIZZA HUT或便利店,很早就有外送。但此次,卓筱芸,外送雄師代表的意义,很纷歧样。

手機App下单 美食就奉上門

“台灣餐饮电商化了,”贸易成长钻研院谋划模式立异钻研所副所长李世珍點出關頭。

曩昔,外送是消费者用德律購訂餐,餐厅再送餐给消费者,現在的餐饮电商化,则是消费者透過手機,進入各餐饮外送平台的App,就可以點餐。下单後,透過AI運算體系,平台會将定单分派给有宽裕接单的外送員,消费者只要人在家中坐,美食便會主動奉上門来。

台灣市場虽小,却具有合适成长外送的前提。按照主计处家庭出入查询拜访,自2009年起,台灣餐厅和旅店消费在家庭付出中節節上升,2017年占比12%。

以台灣一年4500亿元新台币的餐饮產值、外送约占5%的比例来看,高达225亿元新台币。李世珍弥补,台灣人爱尝鲜、對新科技接管度高,和举措付出普及等身分,更将外送平台推了一把。到处可见的機車,则供给外送平台足够的劳動力。

德美英来台插旗 搶占商機

為了搶攻台灣商機,德商Delivery Hero收購的foodpanda最先于2012年来台;2016年美國Uber Eats攻台;2018年末,英國的户户送也登台了。

至于由信义衡宇投資、本土声量最大的有没有快送,于2016年建立,看好小區經济一年有两兆元的潜伏商機,與快手指腱鞘囊腫,递業者互助,号称連隔邻甘旨的卤味、便利、小吃,都能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上。

台灣外送發展力道简直惊人。foodpanda台灣區履行董事总司理方俊强暗示,去年末和刚進台灣比拟,利用foodpanda人数發展了35倍。本年上半年定单和客岁同期相较,也發展15倍。

Uber Eats台灣區总司理李佳颖则流露,本年第一季,Uber Eats互助餐厅已跨越6000家,是客岁同期的两倍,平台活泼用户和外送趟次,也發展三倍。

户户送固然在台成长不到一年,定单增速却比香港快上五至六倍。

“現代人的糊口和手機绑在一块兒,台灣和所有都會同手機a片,样,叫過一次外送,叫下一次的機遇高不少,”户户送香港暨台灣區总司理罗家聪笑称,两年前,一個消费者均匀每個月叫2次外賣,現在已提高到5次。

餐厅夺取暴光 成互助主因

餐饮电商化後,餐厅業者與平台互助的重要诱因,是夺取暴光與增强营销。

北轩企業團體台灣區資深营運副总裁李宏智提到,旗下的除皺霜推薦,連锁美式禮拜五餐厅(TGI Fridays)参加外送行列,未必能增长几多事迹,“但餐厅要随着趋向走,不竭提示消费者Fridays的存在。”

護膝產品,年末揭幕的文青咸酥鸡品牌“咸酥李”,一揭幕就和Uber Eats互助,一来看中消费者多,二来则是為了快速讓市場熟悉品牌。咸酥李配合開辦人李书贤指出,新上架商家在平台上會優先暴光,享有一段蜜月期,“即是多一种营销方法。”成果證实,咸酥李和Uber Eats互助成效不错,外送事迹已占两成,辦事范畴也拉长。

另有饮料業者流露,本身一向有外送辦事,但多量消费者黏着在外送平台上,致使品牌必需與外送平台互助。

况且對没有預算数字化的中小型餐厅来讲,和外送平台互助,可以從中获得消费者数据,帮忙制定计谋。

谋划跨越20年的老店添福面馆,刚参加Uber Eats不久,一天均匀多了跨越60张定单。老板刘致增認為,Uber Eats供给的数据阐發,可以做為扩點、菜单設計的参考。而借着Uber Eats的暴光,新開店家不必要找在最菁華路段,反而能開在房錢较低的巷弄内。

主顾挑廉價 无品牌虔诚度

平台数据也能赐與業者建议,假如炸鸡、可樂的组合定单较多,也许菜单排序可以往前。李书贤就發明,會叫外送的消费者,多為目标型消费,是以咸酥李在Uber Eats上,多了店内没有的套餐選擇。

既然餐饮电商化,若以零售电商的逻辑思虑,各大外送平台是不是能针對消费者数据,做出小我化举薦?

“饮食是一件很率性的事,今天吃了暖锅,来日诰日未必想再吃。或當下想吃炸鸡,推给我牛肉面也没用,”iCHEF配合開辦人程開佑認為,除非另有消费者更周全的其他糊口信息,不然各大外送平台很难按照訂餐数据,做到小我化举薦。

Uber Eats也注重到這件事。刚在香港举行的“Future of Food 2019”餐饮科技岑岭會,颁布發表Uber Eats将来将和穿着型装配連系,比方晓得消费者正在健身,便能响應举薦高卵白食品。

市場竞争者眾,各大外送平台想做出差别化,并不太轻易。“你如今叫各家外送,送過来没有太大不同,(消费者)不容易發生虔诚度,”程開佑指出,外送市場仍在补助烧錢阶段,消费者可能是哪里廉價哪里去。

固然各外送平台會以较低抽成,踊跃签下“独家餐厅”,藉此吸引消费者。但對消费者来讲,想吃甚麼,就去哪一個平台,未必能真正增强虔诚度。平台後勤、客服、外送員等各類身分,城市影响消费者和美食店家利用意愿。

這場外送雄師比赛,才刚開打,還没那末快分出输赢。文╱萧玉品




歡迎光臨 台灣美食地圖論壇 (http://bbs.tainandevil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