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據台灣《中國時報》報道,近5年到台灣觀光的遊客每一年以百萬人次增長,信用借款,在機場、車站、地鐵、夜市或餐廳均可以看到外籍觀光客身影,而台灣觀光的大躍進,在全世界不景氣中一枝獨秀,更支撐台灣經濟,改變台灣產業結構。
報道說,陸客到台灣觀光,看見屬於台灣的深層美感,讓他們讚嘆,台灣美的不是風景與硬體,而是人與軟體;特点餐廳美食,展現台灣人的糊口哲學與美感。
小而美 咀嚼大分歧
台灣特点餐廳的特点之一就是“量體小”,比方台北市北投區“三二行館”,客房5間、湯屋5間、餐廳1間,或新北市汐止區“食養山房”也僅能容納150人,“確實偶有自由行陸客來電預約,但常訂不到位。观光團則因價格身分,幾乎不會選擇我們這些餐廳。”
三二行館陸客只佔來客數3%如下,食養山房也相差無幾,且絕大多數都是台灣主人作東宴請大陸友人,自行前來的陸客極少。
糊口禪 盡在食指間
據報道,較有明顯變化的,是台北永康街的“冶堂”。冶堂主人何健于20多年前拋下銀行鐵飯碗,轉身投入宜興壺與茶葉钻研,並於2002年將事情室搬到永康街對外開放,高雅的禪意空間、送上好茶且不收茶資,只與客人談茶、聊人生、推廣茶文化,成為一股清流。
“冶堂,是我家客廳的延长。”何健說:“哪有客人抵家裏品茗還要付錢的事理?”10多年來,何健在此推廣茶文化交朋侪,獨特的經營模式與深度的人生哲學,讓日本、港澳星馬與大陸記者爭相採訪,也讓冶堂天天最少欢迎2到3組日本客人、1到2組大陸治療頸椎病,客人,和眾多当地客與國際搭客。
台灣味 別人學不來
曾有位台灣廣告界名流帶著一名大陸巨贾來到冶堂,該巨贾一進門就大讚:“這裡好,典雅,我归去就用這種風格開它個500間。”但隨著品茗、交談,這位巨贾終於觉悟,“同樣的硬體裝潢,就算開1000間也能够,問題是找不到可匹配的人來經營。”
報道說,硬體可以複製,但軟體內涵無法模倣,台灣特点餐廳,不必定因陸客到台灣而賺到大筆金錢,但卻讓陸客看見台灣人在金錢以外的糊口美感。 |
|